目前,造紙行業進入調整期,以量為主的簡單擴張形勢不太可能再次出現,但對質量和效益的提高永遠都不會停止,這對造紙實驗設備也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應開發出更高效、更節能的設備。對現有裝備的不斷優化改造為裝備制造業提供了新的機會,而且可以預測隨著造紙產業由量的擴張到質的提高,此項任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一個長期任務。
同時造紙產業的外延也在發展:一個是向生物質綜合利用方向發展,比如利用植物纖維生產生物燃油、纖維素木質素材料等;另一個是向紙基功能材料方向發展,利用造紙技術進行改造優化生產以合成纖維和無機纖維,以及混合纖維為原料的新材料,如電子材料、高精度過濾材料、摩擦材料、絕緣材料等,也為裝備制造業提供了許多機會,尤其是分散、成形、特殊干燥、熱壓光等新技術的研發十分緊迫。這為裝備制造業提供了機會的同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另外,造紙產業對落后產能的淘汰也為新裝備提供了市場空間,其中“十二五”期間計劃淘汰落后產能1500萬t,隨著產能出現階段性過剩,市場對大型高速紙機及裝備的需求已逐步減少,這將主要擠壓大型進口設備的市場空間,面對性價比較高、產能中上的國產裝備反而是一個利好,這從2013年及2014年的造紙裝備工業總產值和利潤指標仍呈現比較正常的增長可以看出,造紙產業的產量速度下降對裝備制造業的產值和利潤影響不大。
造紙機械是具有非常獨特流程機械,其在技術開發上困難很大,共性能和功能的開發方式上就決定了要么直接在生產線上使用和逐漸完善,要么在試驗線上進行中試后完善,前一種方式風險大,后一種方式投入和運行費用較大,兩種開發方式目前都不太可能成為我國裝備制造業的主要開發方式,因此,就只有采用模仿的方式,這是一種風險小、投入少的開發方式,我國一直以來采用的就是這種方式,從效果來看,成效還是比較顯著的。但這也是一把雙刃劍,隨著知識產權保護和中國廣泛深入參與世界競爭,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我國造紙裝備產業還是要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技術水平,形成自己集成創新的體系。
以上內容就是特種材料試驗紙機廠家的小編的分享,大家如有需要請聯系我們!